唐朝是我国诗歌的高产期,也出了很多著名的诗人,比如李白、杜甫、白居易等等。张继能在名家辈出的唐代诗词界脱颖而出,完全是凭借这首《枫桥夜泊》:

月落乌啼霜满天,江枫渔火对愁眠。

姑苏城外寒山寺,夜半钟声到客船。

在这首诗中,张继把悲伤的气氛写绝了。悲伤的诗必须有悲伤的人来写,那时候的张继就真的很悲伤,人生可谓是跌入低谷。几年前,张继考中了进士,随后又在吏部铨选中落选。铨选是一种提拔官吏的制度,在唐朝并不是中了进士就有官做,还要经过吏部再次选拔,才能安排官职。张继就很不幸,好不容易过了科举,却又卡在了最后一关。不久之后,“安史之乱”爆发,国家陷入一片混乱之中,张继连安生日子也没法过了,只能流落到了江南。

这时候的张继个人前途一片黯淡,国家山河破碎,再加上独自身处异乡,那可谓是人生到了最失意的时候。也就是在这种背景下,张继写下了这首《枫桥夜泊》。

“月落乌啼霜满天,江枫渔火对愁眠”,句中的“霜满天”是形容天空像铺了一层霜一样幽亮,既形象又渲染了寒气,“愁眠”则是指因为忧愁而无法入眠。在这里,诗人一口气给我们描述了六个事物:沉落的月亮、啼叫的乌鸦、弥漫着寒气的天空、江边的枫树、渔船上的灯火,还有那个无法入睡的人。

当这六个景物说完,我们不仅看到一幅鲜活的画面,还感受到一个十分忧伤的诗人。更绝的是,乌鸦的啼叫更衬托了夜里的静,渔船上微弱的火光更衬托出了夜的黑。这里似乎是诗人处境的一个暗喻,诗人肯定期盼自己的前途可以有所好转。

“姑苏城外寒山寺,夜半钟声到客船。”诗的后两句,作者又把远景拉到近景,视线离开辽阔的天空,由回到诗人所在的客船,在客船上诗人听到了附近寺庙敲响的钟声。因为忧伤而无法入睡的诗人,听到那个渺茫的钟声,就知道自己已经半夜未眠了。

这首诗采用倒叙的写法,先写拂晓时景物,然后追忆昨夜的景色及夜半钟声,全诗有声有色,有情有景,情景交融。

如今《枫桥夜泊》诗在亚洲其他国家也很有影响。比如此诗在日本就家喻户晓,还被选入日本小学课本,1929年,日本在青梅山筹建了一座寺庙,亦名寒山寺,寺庙仿照苏州寒山寺,立石碑一座,上刻写张继的《枫桥夜泊》诗,建有“夜半钟声”钟楼一座,在附近溪谷清流之上还架起了“枫桥”。

责任编辑:晨子